首页 >> 招生信息 >> 招生问答 >> 正文
李艳
日期:2024年09月19日 10:26  发布人:  浏览量:
姓 名:李艳

院 系:外语学院
职 称:副教授
邮 箱:309485667@qq.com
研究领域:语言学、英语教学
个人简介
   李艳,女,中共党员,文学博士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语言学、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研究。主讲基础英语、英语写作、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研读与教材分析、英语文献阅读等课程。近年来主持各级各类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、课程改革项目10余项,其中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,主持横向项目3项,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(第二名)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1项(第三名)。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1项、省级2项、校级3项。在《外语教学》、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》等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。曾获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、4001百老汇会员登录“教授风采”讲课比赛文科组二等奖。指导学生获得西北地区研究生演讲比赛二等奖、外研社国才杯大学生英语写作大赛省级三等奖。
代表性成果
科研项目:
1. 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:库藏类型下的汉英差比语义的线性表征研究。
2. 主持完成陕西省教育厅项目:英汉句法对比研究。
3. 主持完成陕西省教育厅项目:英汉差比差比结构的库藏分布和显赫度研究。
4. 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(第3位):现代汉语数词的语法语义界面研究。
5. 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(第2位):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中外对比研究。
6. 参与在研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(第2位):陕西黄河非遗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的研究

专著译著:
1.独著:汉英差比语义的线性表征研究,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,2018年。
2.合作译著:中国精准扶贫100例(英文版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1年11月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学术论文:
2019. On Writing Assess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Criteria,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,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[J], Vol. 332, Atlantis Press.
2017. On Image Schemas of Comparativ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.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,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Research [J], Vol. 157, Atlantis Press.
2017. Chinese Pronominal Variations under the Contextual Coercion, Language Construction [J] , Vol. 5.
2017. Course Reforms for TCFOL with the Popularity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, Journal of Shaanxi Education [J], Vol. 1.
2016. On Chinese Affix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ontact.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 [J], Vol. 157, Atlantis Press.
2015. On Grammaticalization of Comparative Markers in Chinese and English,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[J], Vol. 4.
2015. On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Comparative Marker “bi”. Journal of Yan’an University [ J], Vol. 3.
2014. On Conceptualiz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mparatives.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[J], Vol. 12.
2011. Exploration of Whorf’s Cognitive Ideas.Journal of Xi’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[J], Vol. 3.

获  奖:
1.个人荣誉:2019,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陕西赛区二等奖。
2.个人荣誉:2019,4001百老汇会员登录“教授风采”讲课比赛文科组二等奖。
3.集体荣誉:2024,陕西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。


收藏本页打印